多年生滨海白首乌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名称

 
 
 
ICS
65.020.20
CCS
B
 
05
DB3209
DB3209/
T
1262-2024
多年生滨海白首乌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erennial
Binhai
Cynanchum
bungei
Decne.
20
24-01-19
发布
20
24-04-19
实施
 
 
DB3209/T
1262
2024
I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提出,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承东、张明、朱丽、任仲玲、陈镭。
DB3209/T
1262
2024
1
多年生滨海白首乌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多年生滨海白首乌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田块准备、定植种植、水肥管
理、病虫草害、年份管理、采收及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沿海地区多年生滨海白首乌种植,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多年生白首乌
生长两年及两年以上的白首乌。
4
品种选择
选择“盐乌
1406
”、“苏乌
1
号”抗病性强、抗逆性好、高产稳定的品种。
5
田块准备
5.1
田块选择
选择土质肥沃,耕层深厚,土壤结构疏松,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GB
3095
GB
15618
规定。
5.2
田块处理
在冬季晒伐
2
个月以上,在播种前整平地面,每
667m
2
使用菌糠
1000kg
2000kg
均匀撒施于地面;
准备植物疫苗(按
1kg
疫苗兑掺麦麸
20kg
,水
20kg
,均匀搅拌,停放
4
小时后使用),均匀撒施于地面,
旋耕三遍,待用。
DB3209/T
1262
2024
2
5.3
整地施肥
播种前精细整地,做到土面平整,土块细碎。每
667m
2
2000kg
腐熟的农家肥,
30kg
50kg
过磷
酸钙,
15kg
钾肥。均匀撒施后,耕深
20cm
25cm
,耙平。
5.4
开沟作畦
开挖竖沟、腰沟、田头沟,使田间沟系配套。竖沟、田头沟深分别为
30cm
80cm
100cm
,腰沟每
30m
50m
开一条,深度
50cm
60cm
,保证三沟相连,排灌通畅。
6
定植种植
6.1
种苗培育
育苗时间一般在
3
月底至
4
月初,采用大棚穴盘播种育苗,育苗前将基质和沙土
1:1
混合搅拌,并
加入
0.2%
的多菌灵或
0.5%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将颗粒饱满的白首乌种子均匀的撒在穴盘里,每穴
2
3
粒即可,播种完均匀覆盖土壤,浇水保湿。
6.2
种苗管理
6.2.1
水分管理
根据育苗基质的湿度,适时补水,保证种子顺利发芽。
6.2.2
温度管理
白首乌种子的发芽温度在
20
℃~
25
℃为宜,可以在穴盘上方覆盖一层透明薄膜用于夜间保温。
6.2.3
通风管理
白首乌种子发芽后要保证通风良好。
6.3
种苗移栽
白首乌播种后,
7d
10d
即可出苗,一个月左右即可进行移栽。选择长势旺盛的白首乌幼苗进行移
栽,移栽前可在地表覆盖一层可降解的黑色地膜,防治草害。定植行距为
50cm
,株距为
40cm
7
水肥管理
7.1
水分管理
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白首乌耐旱怕涝,遇到雨水较多的季节,及时清理墒沟,确保排水
通畅,防止烂根。
7.2
肥料管理
白首乌全生育期一般施三次肥,
6
月上中旬齐苗期后,每
667m
2
追施
10kg
尿素;
7
月中下旬,每
667m
2
追施
500kg
有机肥,以促进茎叶生长;
8
月中旬,块根即将进入快速膨大时期,每
667m
2
追施
10kg
磷钾
肥,以促进有机物质向块根的运输。根据每年生长状况的不同,合理搭配肥料比例,促进多年生白首乌
优质高产。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规定。
DB3209/T
1262
2024
3
8
病虫草害
8.1
主要病虫草害
8.1.1
主要病害
褐斑病、根腐病。
8.1.2
主要虫害
中华萝藦叶甲、红脊长蝽、蚜虫、红蜘蛛。
8.1.3
主要草害
稗草、马塘、牛筋草、黎、马齿苋。
8.2
防治原则
以绿色防控为主,可以使用脱毒种苗、水旱轮作等减轻发病基数。雨水季节保证田间排水通畅,降
低田间相对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几率。选用针对性较强的生物农药,有效防治病虫害,减轻对人与自然
的影响。加强病虫监测,综合防治,适期用药。
8.3
防治方法
8.3.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优良的品种,优化田间布局,改善水肥管理,合理灌溉,保持田间排水通畅,降低田间湿
度。
8.3.2
物理防治
苗期及时组织人工除草。使用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防治
田间害虫。利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根据每年发病情
况的不同,适时调整防治措施。
8.3.3
生物防治
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如使用苏云金杆菌(
BT
)、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田间病虫害。
8.3.4
化学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根
据多年生白首乌每年发病情况的不同,合理使用农药,最大程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9
年份管理
十二月份,白首乌地上部分茎叶枯黄,应及时清除。第二年生长期,及时防治病虫害,清理三沟,
保证排水通畅,田间管理同
7
8
。往后每年管理同上。
10
采收
DB3209/T
1262
2024
4
种植多年后,于当年
11
月中下旬至
12
月上旬,平均气温降至
10
℃以下,地面茎叶枯黄时进行采
收。块根晾晒
24
h
后装袋,置阴凉干燥通风处存放,防潮防虫。
11
档案
11.1
在执行本文件(
4
8
)章所规定的各个阶段的程序指示过程中,应记录并保持以下内容:
a)
执行各个阶段程序指示的人员姓名;
b)
时间;
c)
地点;
d)
操作的内容;
e)
操作的结果或观察到的现象;
f)
其他。
11.2
 
 
所有记录应归档保存。


文章来源:新洋站   作者:新洋站   发布时间: 2024-09-09 10:21   已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