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盐都:“超级谷物”藜麦喜获丰收 绘就七彩好“丰”景

日前,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100多亩藜麦已经试种成功进入丰收季,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收割,希望的沃野中一派丰收的喜悦。



在盐都区大冈镇丰乐村,今年3月初刚刚种植的100多亩七彩藜麦已经成熟,微风拂动,沉甸甸的麦穗笑弯了腰,在风中摇曳身姿。广阔的藜麦田里,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几个来回,一块地就收割结束。藜麦粒粒饱满,脱粒后从收割机仓门倾泻而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种植户曹丽告诉记者,藜麦的生长周期比较短,正常105天就可以成熟收割,效益也十分可观。大冈镇藜麦种植户曹丽表示:“我们这里种植的是藜麦的品种,是苏藜1号和2号,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

藜麦,是一种有着3000年以上种植历史的古老作物,具有独特而全面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10-22%,国际营养学家们称之为“粮食之母”“营养黄金”“超级谷物”等。全区自然资源优越,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适宜藜麦等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并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应用环境,因此,盐都区通过与科研团队合作,积极探索“水稻+”新模式,推广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江苏省农科院藜麦创新团队研究员顾闽峰表示:“2019年开始,我们江苏省农科院的藜麦创新团队,就到盐都区开展藜麦适应性栽培试验,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引进了藜麦50多份的新品种。在这3年的藜麦试验示范过程当中,得到的数据是该地区藜麦平均亩产达到300斤以上,亩收入可以超过2400元。”

全区农业产业基础坚实,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江苏省水稻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吨粮县。近年来,盐都区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工程,实施现代种业创新工程,引进新技术,形成了优质稻米、绿色果蔬等主导特色产业,为粮食生产连续10年实现稳面积增产量打下坚实基础。南理工技术转移中心盐城分中心负责人张蕾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将更多的农业科技资源赋能到盐都,我们也会进一步的去拓展藜麦的产业链,将进一步的加工藜麦粉、藜麦面乃至藜麦酒,切切实实地通过科技的力量来提升当地老百姓的收入,而且我们将会用我们专业的技术团队去努力地打造一个新型的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点,为盐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科技成果转化的力量。”

(来源:盐城市盐都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赵恩婕)http://m.ourjiangsu.com/news/2024/7/2/1257759510585421824.html

文章来源:新洋站   作者:新洋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9:32   已阅: